該產(chǎn)品可進行小兒海氏急救法操作。模擬人根據(jù)小兒解剖特征和生理特點設計,適用于氣管異物,氣管異物常見于嬰幼兒身上,因嬰幼兒會厭軟骨發(fā)育不成熟,功能不健全,在嬰幼兒口中含物說話、哭笑、打鬧和劇烈活動時,容易將口含物吸入氣管內引起氣管阻塞而導致窒息。
(1) 背部排擊法:將患兒騎跨并俯臥于急救者的胳臂上,頭低于軀干,固定頭部,并將其胳膊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,然后用另一手的掌握部用力排擊患兒兩肩胛骨之間的背部4-6次,使呼吸道內壓驟然升高,有助于松動其異物和排出體外。
(2) 胸部手指猛擊法:患兒取仰臥位,抱持于急救者手臂彎中,頭略低于軀干,急救者用兩手指按壓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交界點一橫指處4-6處。必要時可與以上方法交替使用。直到異物排出或患兒失去知覺。
功能特點:
■ 正常的氣道阻塞模擬;
■ 可進行標準的CPR操作: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;
■ 氣道貫通時的胸部擴張;
■ 窒息、異物阻塞氣道的模擬;
■ 標準嬰兒真人比列設計及準確的標準布局;
■ 精確的解剖結構,可觸及胸骨和肋骨;
使用方法:首先檢查嬰兒梗塞模型是否屬于異物梗塞。檢查方法:取一張一次性PVC消毒屏障面膜鋪在模擬嬰兒臉上,做口對口鼻人工呼吸,采用仰頭舉頦法開放氣道,不要過度后仰頭部。進行人工呼吸時,若模擬患
兒的胸部能起伏,說明沒有異物梗塞,采取胸外拇指按壓復蘇法處理。若模擬患兒的胸部不能起伏,判定為模擬患病嬰兒為氣道異物梗塞,采取如下救治操作程序進行:1、首先將梗塞異物(黑色海綿塊)放入口腔內咽喉處,模擬嬰兒氣道梗塞現(xiàn)場。2、接著,將模擬嬰兒騎跨在一側前臂上, 同時手掌將后頭頸部固定,用另一手固定模擬嬰兒下頜角,并使模擬嬰兒頭部輕度后仰,打開氣道。3、兩手的前臂將嬰兒,翻轉呈俯臥位;用手掌根叩擊模擬嬰兒背部肩胛4次,檢查口腔,如異物(黑色海綿塊)咯出,迅速采取手取異物處理。4、用另一種方法,兩手前臂將模擬嬰兒氣道阻塞及CPR模型固定,翻轉為仰臥位,快速沖動性按壓模擬嬰兒兩乳頭連線下一拇指處4次,檢查口腔,如異物(黑色海綿塊)咯出,迅速采取手取異物法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