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用軟而光亮的PVC制成的大規(guī)格的人手模型,顯示手背上的20個穴位和手心上13個穴位,穴位用漢字或數(shù)字標注。附中英文使用手冊。
手針療法是手穴治療中應(yīng)用最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。手針療法與耳針療法、頭針療法相似。都可通過針刺局部的穴位,達到治療全身疾病的目的。手針與全身其它部位的針刺療法相同,就是用銀或不銹鋼制成的細針(毫針)在手部穴位上進行一定的刺激,或用較粗的三棱針在手穴上點刺放血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這種方法簡單、方便、靈驗。
手穴進針方法;
手部皮膚較厚且松弛,皺折多,皮下肌肉脂肪少,骨質(zhì)多,皮下神經(jīng)末梢分布廣泛。因此,手部穴位進針較難,且患者痛覺明顯。這就要求醫(yī)生熟悉手部穴位的解剖,針下明了。針刺時用右手的拇、食二指,或拇、食、中三指挾持針柄,左手拇、食二指挾起皮膚,使穴位皮膚充分隆起,然后斜刺或直刺進針。如果皮膚松弛皺折多的部位,可用左手拇、食指將穴位部皮膚撐開,再行進針。
直刺—針身與皮膚呈90°角,一般針刺較深、皮下肌肉、脂肪較多,或關(guān)節(jié)縫之間。直刺手穴一般用0.5~2寸的毫針即可。
斜刺——針身與皮膚呈30~60°角刺入,斜刺多適用在掌指關(guān)節(jié),指節(jié)頭、指尖等部位,可用毫針。
橫刺——針身與皮膚呈15°角,也叫沿皮下刺入。術(shù)者左手拇、食指捏起皮膚,直刺或斜刺迅速進入皮下,然后再沿要求的角度進針。
透刺——透刺是手針常用針法,具有療效高、用穴少的特點。透刺要注意進針穴位的解剖部位,把握進針深度,針刺時要詢問病人的感覺和注意病人的表情。如合谷透后溪、合谷透勞宮,中渚透液門等。
點刺——用三棱針在指尖或手的其它部位迅速點刺放血,為淺刺法。方法是用左手拇指、食指捏起穴位皮膚、右手拇、食指持針,速刺速去。然后用拇、食二指輕輕擠出幾滴血。刺后注意用消毒干棉球擦拭。此法適用于熱病,急癥。
手穴使用的手法與身體其它部位的針法相似,只是因手穴多為淺刺,用針宜短,一般1寸左右的毫針即可。又因手部皮下神經(jīng)末梢分布廣泛,痛覺明顯,宜快速刺入皮下,然后尋覓針感。手部骨質(zhì)多,進針要明確穴位下部位的解剖。
相關(guān)模型推薦;足針灸模型,保健手模型,耳針灸模型,頭針灸模型,人體針灸模型